《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
2023-03-08

近日,《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全面总结 2021年以来数字乡村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涵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农业、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乡村数字化治理、乡村网络文化、乡村数字惠民服务、智慧绿色乡村、数字乡村发展环境等8个方面内容,并试行评价各地区数字乡村发展水平,为数字乡村建设推动者、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总体上看,近年来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2年底,5G网络覆盖所有县城城区,实现“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村电商继续保持乡村数字经济“领头羊”地位,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从2022年试行开展的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结果看,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提升至25.4%;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全国六类涉农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在线办事率达68.2%;数字惠民服务扎实推进,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服务的村级综合服务站点增至48.3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6.0%。

《报告》指出近年来,乡村新业态蓬勃兴起。随着光纤和 4G 网络在行政村的全覆盖,互联网技术和信息 化手段助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加快发展。

截至 2022 年 9 月,农业农村部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推介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70 余次,覆盖全国 31 个省(区、市)148 个县(市、区)的 211 条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利用“想去乡游”小程序推介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681 条,涵盖 2500 多个精品景点等优质资源。

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深入推进,截至 2022 年 8 月,互联网地图新增乡村地名达 414.2 万条,超 200 万个乡村、超 2 亿人 受益。

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快速增长,2021 年我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达 1120 万人,较上年增长 10.9%,其中一半以上采用了互联网技术。

市场主体数字乡村业务快速拓展,电信运营商、互联 网企业、金融机构、农业服务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投身乡村数字经济,研发相应的平台、系统、产品,推动智慧种养、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业务在农业农村领域不断拓展。

《报告》提出数字化助推乡村文化焕发生机。数字技术促进农耕文明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得到持续挖掘和释放。

非遗记录工程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以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等形式,记录和保存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 489 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独特技艺和文化记忆。

中国传统村落非遗资源数字化持续推进,将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乡村文化形态纳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整体性保护范围,2021 和 2022 年重点支持了 364 个中国传统村落的非遗资源保护数字化工作。

截至 2022 年 6 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已收集整理 6819 个传统村落基本信息,建设完成 658 个村落单馆,形成了涵盖全景漫游、图文、影音、实景模型等多种数据类型的传统村落数据库;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字博物馆二期建设已完成辽宁、贵州、安徽、湖南 4 个省份 的基础信息收集。

《报告》指出智慧绿色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现代信息技术在智慧绿色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农业绿色生产信息化监管能力全面提升,乡村生态保护监管效能明显提高,数字化技术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乡村绿色化数字化正在实现协同发展。

----------------

来源:国家乡村振兴局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9-2024 20160829.All Rights Reserved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