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载体,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也正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才会出现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进入新世纪,更多的旅游城市以各自不同的品牌优势快速崛起,除了具有先天自然和人文优势的历史名城,还有以创意创新重塑城市形象的旅游城市,那么城市要发展旅游产业,有哪些路径可以走呢?
![]()
城市特色,突显地域优势
特色是一座城市的神韵,塑造鲜明的城市特色是城市建设一个永恒的话题。知名的城市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像是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广州的小蛮腰等等,这些鲜明的特色算是人尽皆知了。那一些没有举世闻名建筑的地方又该如何去表现自己呢?中国人向来讲究天人合一,崇尚风水学说,主张城市人居环境与山川形势合宜,现代人建设特色城市、彰显城市特色,决不能丢掉老祖先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把与自然融合放在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一是切实保护好和利用好城市山水资源本身的自然生态质量;二是将城市的自然生态脉络完完整整地融入城市的整体发展框架格局之中,营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城市自然环境;三是巧借地形,因地制宜,实现建设空间与自然环境的水乳交融。
城市文化,延续历史创新未来
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可能让你爱上这个城市,但在生活方式背后,其实蕴含的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基因。而文化和艺术,会让你对这个城市更加地敬畏和尊重。建设特色城市,打造城市特色,离不开历史传承,也无法跳脱其所处的时代。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首要任务是认真考察、分析、研究过城市文化发展的,包括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域、自然、经济、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状况等等,清楚城市文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每座城市都有其独有的风景,都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讲好城市文化故事首先应该立足本土特色文化,凝练出特色的文化系列;其次要大力发展本地文化产业,强化文化品牌,延伸文化品牌链条。通过构筑特色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产业优质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实现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和文化产业优质发展的双赢。
![]()
城市传播,品牌的价值与魅力的双重体现
其实城市也是产品,只不过它承载的不仅是时代的认同,还要承载历史和未来的认同。从城市传播的角度讲,城市有两个侧面。一个是实体的城市,即由街道、建筑、环境等构成的物理城市。另一个则是我们通过媒体再现的城市,它是由文字、声音、影像、流行文化、集体记忆支撑起的城市,就比如你没去过巴黎,但你却对巴黎有一个印象,这就是大众媒介为我们构筑的虚拟城市。当我们在讨论如何宣传一座城市时,基本上是从后者出发的,即我们希望通过媒体向外界展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形象。城市营销做得好,城市品牌的价值和魅力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也才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当一个城市的品牌营销起势的时候,很多此前营销过的概念就会不断被重复,进而轻松地植根于人们的内心。如成都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城市营销,此前被媒体定义的“中国第四城”,被著名导演张艺谋称为“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等概念的传播,已深入人心。
城市更新,推动传统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推动城市更新,需要兼顾文化力、创新力、营销力、市场力,并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主要突破方向。实施城市有机更新,从经济型向生态型转变,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从粗放型向效益型转变,鼓励传统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城市更新需要利用科技的力量去推动,因为城市更新最核心的是“新”,要在产业及运营模式方面创新,利用科技力量提升更新项目和区域的新品质,锁定精准的营销,瞄准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运用新的理念传承,继承和发扬城市的文化和文脉,进而吸引人才。中国城市化进程已从原来“粗放式发展”的时代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的时代。城市更新不是朝阳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已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劲增长动力,将成未来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