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打造高质量的度假经济高地
2019-11-22

旅游度假区是度假产业的集聚区和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先行区,是文化和旅游消费集中释放区,更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区。1992年以来建立了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2015年以来评定了30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我国旅游度假的靓丽名片和著名品牌。目前,发展“方向”和“出路”成为困扰各个度假区“成长”的最大烦恼。度假区要建成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度假经济高地,如何形成自己的发展思维?

度假型旅游目的地特征分析

以旅游资源为一定基础,但不过度依赖,突出依托特色的主题资源。相比传统观光旅游目的地过度依赖旅游资源,项目单一,体验感较弱,而度假旅游地突出强调深度体验与感受。例如主题资源中的度假圣地,拉斯维加斯、西班牙海滨度假圣地等,体验项目众多,给游客深入的体验。

度假旅游目的地注重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注重业态创新、产业链的完善。

以整体环境与文化氛围为核心进行度假产品的打造。传统旅游目的地过度单一以某一景点或项目为核心进行打造,度假目的地更倾向依赖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环境与文化氛围,依托特色文化与项目进行一眼,注重整个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保护与运用。

度假消费市场趋势

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目前依托美丽乡村政策的号召,加之国内出游人群旅游经验等丰富以及收入水平的提升,旅游度假逐渐步入2.0时代,并出现了主题游、深度游等高附加值产品。

轻一代成为出游主力:90后、95后,甚至是00后已然成为度假旅游市场的消费主体,他们的消费意愿、休闲需求亟待关注。新一代出游人群有更加强烈的休闲及度假需求,并且,区别于70后、80后以传统OTA或口口相传作为出游信息来源渠道,新一代人群更加青睐于抖音、小红书、Instagram等社交媒体,这也使得近期一批网红目的地应运而生。

亲子游受追捧:随着消费能力强,消费观念新颖的80后、90后日渐为人父母,亲子游被视为家庭消费的重要议题。

度假地打造思维创新

要素集聚:多要素优势集成跃迁

旅游度假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如何从生活圈向生态圈去转变,如何让从生态型、群落化的方式去打造一个共生、进化的一个基础。没有完整产业链整合的目的地不一定是一个便利的、成熟的、能够持久的目的地。

休闲凭借设施资源,度假注重环境资源,新业态融合产业资源。旅游度假区要变生存、生活、生产要素为旅游要素,利用不同资源打造不同产品,形成复合型的大旅游产业,打造旅游主导、多业集聚、产业融合的包括空间全地域和进入产业、文化全领域的全域旅游境区(拥有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雅文化环境和优质服务环境四个环境支撑),实现旅游度假区的“蝶变”。

产品开发:多方位,多角度

旅游度假区建设要有别于景区对“三奇”(奇山异水、奇风异俗、奇巧异技)的追求,更加注重开发“三亲”型(亲近自然、亲和社会、亲自体验)休闲度假产品。要正视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中普遍的忽视市场、过度开发、产业单一、盲目国际化等问题,度假产品的开发应从多方位、多角度着手,通过开发高水准、新颖化、多样化的产品增强旅游度假区旅游的品质,形成市场亮点。

业态思维:无业态不休闲,无夜态不度假

休闲旅游的诉求是怡情养性,其最后的落脚点终归是精神层面的,包括:舒适感、快乐感、亲近自然的指数等等,这种精神体悟或来自自然,或来自文化,或合二为一。

业态对于度假旅游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度假旅游消费能级高,消费层次丰富,夜间消费欲望强。如果在某地停留时间稍长,就可能形成度假旅游,度假旅游当然要过夜,这就存在一个“夜态”产品的问题。故而业态和夜态产品是休闲旅游不得不关注、不得不精心打造的。如果说业态是空间上的,是产品内容上的功能布局,是休闲旅游的常态;那么夜态就是时间上的,夜态化产品是度假旅游的标配产品。

结语:未来的旅游业,休闲度假领域无疑是具有最大潜力的市场,这个长长的赛道需要更多的创新。如何重组行业资源?如何深入挖掘游客消费的巨大潜力?如何让更多的游客享受旅游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课题,对中国旅游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9-2024 20160829.All Rights Reserved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